“小尤,这个案件交由你和崔主任办理!”刚一上班,领导就给我递过来一沓案卷材料,看着我迟疑的眼神,领导笑着说:“没事的,你学党规党纪有段时间了,要相信自己!”
这是群众来信反映某乡镇中学乱收费的一个线索,这样的违纪问题线索初核,在纪检监察机关是很平常的事,但对于以前长期在检察院协办职务犯罪案件的我而言,还是第一次,我既欣喜有有些忐忑。
开始崔主任带我到一些单位调取资料谈话时都很顺利,对于第一次初核的“简单”自己很窃喜,但到了我和该乡镇中学张会计谈话这个关键节点时,他的态度很不配合,面对群众举报的问题,老张虽然眼神飘忽,但反复强调“我不知道,我也没听说过”,谈话就这样僵持了下来。
我深感挫败,老张不自然的神情,我们都看在眼里,想起之前领导对我的信任,我更是焦心不已。崔主任看我心里拧着一股劲,把我叫到一边,耐心地对我说:“小尤,我们党纪案件不同于你们之前经办的职务犯罪案件,责处对象不同,都是党内同志,我们的目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办案的方法与职务犯罪案件侦查是不一样的,而且这个案件是发生在乡镇的,也要设身处地从他们角度想问题。”崔主任没有继续正在进行的谈话,一边婉言安慰缓和气氛,一边给张会计倒了一杯茶水,缓缓问到:“张会计,我知道乡镇工作不容易,你们当时工作是不是有什么困难,先喝口水,我们慢慢聊聊……”就这样,张会计的话匣子才渐渐打开,他详细说清了当时乡镇条件落后,只有一台电脑还经常死机,很多电子资料都丢失了,幸而他平时工作留下了很多笔记,能很大程度还原事情经过。这样整个案情就很明朗了,该案最终也查清结案,取得了圆满的成果。第一次忐忑而具有学习意义的办案经历让我明白,纪委监委办案目的不仅仅是惩治问责,更多的是治病救人,通过执纪问责让有错误的党员干部及时改正,避免一步步陷入违法犯罪深渊,这也正是纪严于法的体现。一杯茶水,设身处地从谈话对象的角度出发,虽然只是一个个小细节,却能安抚对方情绪,适时调整谈话节奏,牢牢掌握谈话的主动权,这正是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过程中一丝不苟、心细如发举动的最好诠释,也是每个手握执纪戒尺的纪检干部的学习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