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鉴形,美恶必见”,裕安区探索开展以“以案为镜,明镜鉴行”为主题的“镜鉴行动”,将警示教育延伸到对受处分党员干部的后续教育环节,贯穿于案发单位举一反三落实整改全过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初步达到“案件查处、警示教育、堵塞漏洞、完善制度”四位一体的综合效果,实现监督执纪链条闭合。
有的放矢,分类施教抓实“正反”教育。该区立足监察体制改革,着眼反腐倡廉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有的放矢,实现廉政教育全覆盖:在农村基层,突出以村干部为主的现场警示教育,着眼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遏制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在教育、医疗卫生等重点行业,突出重点岗位、重点对象、重点环节,开展专题警示教育;在问题易发多发领域,强化“一把手”主体责任,突出制度完善、堵塞漏洞重点,促进形成长效机制;在教育对象上,突出新纳入监察对象重点,加强法纪教育,开展“送法纪进基层”等系列活动,努力实现向监察对象全覆盖。今年以来,该区已开展警示教育近十场次,1000多名党员干部受到警示教育。
现身示纪,以案为鉴强化震慑警示。为充分发挥违规违纪案件的警示震慑和教育作用,该区改变以往“一对一”单独送达处分决定模式,组织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的现场集中警示教育,通过在会议现场宣布处分决定,进行“违纪者说”“执纪者说”,以及案发单位主要负责人现场表态和警示对象现场接受教育等方式,变“一对一”单独送达为“面对面”集中上课等方式,提高警示教育的针对性,使处分决定从静态的“一张纸”转变为生动的“一堂课”,进而成为映照自身的“一面镜”。
跟踪问效,靶向治疗固化执纪成效。该区坚持执纪审查法纪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通过“镜鉴行动”进行“一案四说”,通过针对性地指出案发单位存在的制度疏漏,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跟踪问效,达到研究案发规律、深挖问题根源、扩大执纪审查后续效应环环相扣的效果。同时,针对共性存在制度漏洞和监督“盲区”,及时提出纪检监察建议,推动区委区政府出台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初步实现“一人生病,大家防病”制度化、常态化。
“开展镜鉴行动,把警示教育开到干部群众身边,把问题整改追溯到案发单位,把执纪审查延续到追责问责、教育警示、建章立制各个环节,初步实现将监督执纪问责职能形成“监督-执纪-警示-问效(监督)”的闭合工作链条......”该区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朱健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