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换届以来,裕安区委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压紧压实巡察主体责任,科学谋划、稳步推进、扎实整改,改进方式方法,深化政治监督。至2020年10月,全面完成了对94个区管单位和310个村(居)党组织的巡察工作,首次实现了一届任期内的巡察全覆盖。累计开展10轮常规巡察,发现问题4109个,移交问题线索36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7人,组织处理71人次。
一、压实主责强根基
高位谋划推进。本届区委以来,先后29次召开区委常委会、区委书记专题会等研究部署巡察工作。区四个班子领导从动员部署到整改落实,全程指导联系或分管的被巡察党组织做好配合和整改工作。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直接审定每轮工作方案,领导小组成员在驻点巡察期间深入一线指导督导,协调各巡察组工作,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层层传导压力。对巡察发现问题较多、较典型的党组织,区委主要负责同志直接安排,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督促提高政治站位、落实主体责任。联系或分管被巡察单位的区领导参加巡察反馈会,既传达区委关于巡察整改的有关精神和部署,又对巡察整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从巡察反馈阶段开始传导压力、夯实责任。打造过硬队伍。2018年一次性任命了巡察办主任、副主任和4名巡察组组长(副组长),后续通过选调调动等方式,先后抽调8名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巡察队伍。根据专业特长分门别类建立巡察人才库,定期对人才库成员进行政治能力测试,优胜劣汰。2017年以来先后选派43人次参加上级巡视巡察,巡察能力得到提升。坚持边巡边训,通过巡察论坛、跨区交流等形式,内外结合提升干部能力。
二、创新方式提质效
开展背包式巡察。对教育领域开展“背包式”巡察,直插公办教育机构现场了解第一手情况,锁定了城乡教育不均衡、师资力量交流不畅等深层次问题。根据移交线索立案查处43人,追缴违规所得32.29万元。推动全区中心校校长轮岗,促进各中小学校教师交流1000余人次。加快了全区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落地和教师编制周转池制度的建立,教体系统政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推进监督贯通。合理调配监督力量,选拔派驻机构优秀干部参加巡察,既确保派驻职能正常发挥,又促使派驻机构主动出击,派驻监督主动性大大加强。整合基层监察力量,让基层监察有的放矢,有效提升基层监察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一线监督力量熟悉基层情况的优势。合理运用审计监督成果,先审后巡,对全区村级财务进行专项审计。成立数据信息中心。在全市率先谋划成立巡察数据信息中心,作为副科级事业单位,设编制9名。提升区委巡察组数据管理和专网业务的信息化水平,对巡察发现的问题线索和整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促进成果运用,用科技手段助推巡察监督更加精准高效。
三、深化整改实成果
监督检查日常化。在区直单位中选拔优秀年轻科级干部到19个乡镇挂任副书记,专司巡视巡察整改工作,充实乡镇巡视巡察整改力量。成立督查督办组,对各单位巡察整改情况开展常态化督查督办,对被巡察党组织落实整改主体责任不到位、整改不力等问题持续跟踪督办,目前已先后开展5轮专项检查。整改体系网格化。集中梳理巡察发现的典型问题,分别抄送区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对被巡察单位的日常整改工作进行督导指导,实现整改工作纵向联通。相关问题向被巡察党组织反馈时,同步抄送至关联的业务主管部门,协同推进整改,实现整改工作横向互通。多层级多部门共同发力,构建了上下联动、左右并进的网格化整改体系。警示教育品牌化。对巡察发现的典型问题线索进行深刻剖析,开展“镜鉴行动”。在全区警示教育大会上,让违纪者、执纪者、主体责任者、监督责任者和监管责任者走上讲台,谈反思、说教训、明要求,持续发挥巡察利剑的震慑作用,取得良好的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目前已在扶贫、民政和教育等领域,开展“镜鉴行”动22场次,受教育干部职工3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