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监督工作、反腐败工作纳入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作出顶层设计,在实践中,裕安区始终坚持“寓监督于治理中”理念,将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向基层延伸,作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夯基工程”来推动。
推动“有形”监督。建立区、乡、村三级监督网格,推动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督全覆盖体系。持续深化“三转”,健全乡镇“1(书记)+1(副书记)+3(委员)”的纪检监察组织机构。按照“6+2+1”模式推进派驻机构改革,实现对57家区直单位派驻监督全覆盖。制定《关于推进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方案》,搭建向事业单位、乡镇、村(居)延伸3个平台,逐步建立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监督机制,在重点事业单位聘任监察联络员56人,向全区23个乡镇街派出监察专员,设立监察专员办公室,与乡镇街纪(工)委合署办公,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全区310个村居聘任村级监察联络员,与村务监督委员会共同履行监督职责,持续发挥群众身边“监委”作用。
推动“有效”监督。根据市纪委监委汪德满书记关于开展“两网一包”试点工作指示批示精神,区纪委监委对基层治理实践中“网格+网络”模式运用进行充分借鉴、调研和论证,逐步探索建立监督工作网格化、监督方式网络化和干部包干负责的“两网一包”监督责任区制度,通过划定监督网格,设立网格监督员,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发挥村居网格监督员监督“探头”和在群众身边的“雷达”作用,不断提升基层监督质效和基层治理效能。目前,“两网一包”综合监督平台已在一镇一街道试点运行,督促实现基层权力“一单一策一图一公开”,有力推动了小微权力监督“到边到拐”。
推动“有力”监督。立足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力量薄弱、精力分散、能力不强、熟人监督等难题,建立健全片区联动协作机制,将全区23个乡镇街、高新区划分为6个协作片区,每个片区由1名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牵头负责,通过室组联动、上下联动、内外联动,采取交叉监督、异地监督、直查直办等多种方式,加强区纪委监委与乡镇纪委、派驻机构、巡察机构相互协作联动,并综合运用约谈、调度、考核、评价等制度机制,建立责任、任务、履职“三个清单”,逐步实现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力量整合、监管联动,切实做到机构搭起来、队伍强起来、职责专起来、监督硬起来。今年以来,各片区协作组召开日常监督专题研判调度会议33场次,推动开展各项监督检查50余次,立行立改问题2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