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裕安区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以及省市纪委关于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指导精神,创新基层监督机制,整合基层监督资源,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畅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推动基层监督“到边到拐”。
健全完善制度。制定出台《裕安区关于开展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搭建向乡镇、村(居)、事业单位延伸3个平台,全区已设立乡镇(高新区)监察专员办公室23个,协作片区6个,村级监察联络员310人,事业单位监察联络员56人。同时,制订《关于强化村(社区)纪检监察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裕安区村级纪检委员业务工作手册》,从村级纪委纪检委员任职条件、职责权限、监督方式、工作保障制度等8个方面,积极为村级纪检委员履职尽责“保驾护航”。
明确工作任务。立足村级纪检委员工作实际,进一步落实“三个制度”、履行“三员职责”,不断提升基层监督质效。 落实好“三个制度”。一月一报制度。村级纪检委员每月主动走访群众,排查问题线索,按月在乡镇纪委召开的例会上汇报。一季度一座谈制度。乡镇纪委每季度召开一次村级纪检委员工作座谈会,就如何履职、如何排查线索进行详细讲解,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和培训。一年一总结制度。年终召开一次总结会议,总结一年来村级纪检委员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下一年度工作任务。履行好“三员职责”。一是当好“监督员”。对本村“三重一大”事项、财务收支、脱贫攻坚和惠农政策落实等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行全程监督。当好“宣传员”。通过群众板凳会、小喇叭、微信群、一封信等载体,向村民宣传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和涉农法律法规,引导村民合理表达自身诉求。当好“信息员”。及时将纪检委员的工作职责和联系方式公布在村(居)务公开栏和醒目位置,全方面拓宽信息反馈渠道,充分发挥村级纪检委员“来自一线、知根知底、就近监督”特点,加强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尤其是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排查,做到抓早抓小、防患未然。
作用积极发挥。2020年1-10月份,全区各村(居、社区)纪检委员共计参加或列席相关会议960余次,开展相关监督检查564次,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373次,向村“两委”或村务监督委员会提出意见建议281条,参与(协助)案件查办37人次,发现问题44个,截至目前已全部督促整改到位。如城南镇桃湾纪检委员王成虎,充分利用与村民群众“板凳会”,收到该村胜利组村民组长周召奇反映“村财务公开虽然定时公开,但不够细致,具体支出项目群众未能从公开栏中看出来”。王成虎核实情况后,将此条反映意见及时向村主要领导汇报,并得到重视,督促经办人员立行立改。
通过群众身边的村级纪检委员的作用发挥,不仅方便了群众村民办事,还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有效地打通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