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裕安区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委关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强化精准监督、跟进监督、全程监督,围绕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护航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升级。
一是构建政商关系“新生态”。为贯彻落实省委“一改两为”会议精神,区纪委监委协助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进一步改进作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2版)》和《裕安区营商环境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责任清单》等文件,划定政商交往中“可为”和“不可为”界限,倡导主动服务,既激励干部敢于靠前服务、主动作为,又厘清边界、划出底线,推动破解损害营商环境、阻碍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为进一步了解市场主体诉求,区纪委监委制定出台《关于建立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企业制度的通知》,明确每名班子成员从联系片区选择3至4家企业作为联系点,主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听取企业对涉企管理和服务部门的意见建议,并为企业送去最新助企纾困政策清单。目前,区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11个。
二是助推政务服务“加速度”。监督推动政务服务评价体系建设,督促区数管局建立政务服务评价体系闭环管理机制,目前已建立线上(皖事通办平台)+线下(微信二维码、平板评价器)的评价系统,并通过周统计、月通报和约谈等具体举措,倒逼窗口人员及窗口单位改进作风、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上线以来共评价67868条,满意率99.98%。为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深化“放管服”改革,组织涉企服务单位签订承诺书34份,着力打通惠企政策落实中的“堵点”“难点”,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专门涉企服务窗口和“办不成事”反应窗口;在高新区设立政务分中心,下放7部门18项行政审批权限,推动涉企服务关口前移。推进企业帮办代办工作和制度,设立专窗,安排专人与工程建设项目报批工作深度对接,及时跟进。实行政务服务窗口周末“不打烊”服务,首批开放50项业务、23个预约窗口。
三是架起服务企业“连心桥”。搭建线上营商环境“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企业通过平台可以方便快捷地反映在市场准入、项目建设、生产经营及其他环节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纪检监察机关全程跟进监督办理落实成效,推动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的化解。平台开通优化营商环境监督事项以来,已受理涉企投诉3件,目前正在督促相关部门进行办理。结合“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和“百名干部联千企”活动,围绕政策落实、项目落地、涉企服务等方面,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构采取“下沉式”服务监督方式,督促区乡两级领导干部与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心贴心纾难解困。目前,共收集企业诉求2679个,办结2630个,正在办理49个,组织政策宣讲会31场次,召开要素对接会19场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4.1亿元、招工730人。
四是精准监督打好“组合拳”。畅通营商环境监督渠道,定期对委机关信访室、“12345”政务服务平台、“重畅决”办公室、营商环境办等部门关于破坏营商环境的投诉进行筛查研判,对涉嫌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建立专门台账,目前已受理问题线索2件,转立案1件。为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提升营商环境“背包式”巡察成效,区委对涉及涉企服务单位进行集中反馈,目前针对巡察反馈的53个问题,已督促责任单位制定整改措施116条,协调兑现企业各类奖补资金1478万余元,问责1人,发送监察建议书2份,推动完善3项制度规定。同时,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正在开展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将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纳入专项整治内容,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形成监督闭环,确保发现问题件件有整改、事事有结果,切实做到“见人见事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