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基层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一线、向群众身边延伸,裕安区纪委监委按照“方便高效、优势互补、便于指导”的原则,将23个乡镇街、高新区划分为6个片区,对应成立6个纪检监察协作区,依托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纪检监察室分片联系制度,不断推动乡镇纪检监察协作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整合工作力量,升格人员配备。由于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人员少、经验缺、变动快,为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更好统筹协调调度工作,裕安区在省市规定“协作区主要负责人一般由县纪委联系乡镇的纪检监察室主任”的基础上,决定协作区主要负责人由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兼任,副职由联系乡镇的纪检监察室负责人,成员由对口联系的纪检监察室和乡镇街(高新区)纪(工)委人员组成, 村居“三员”可根据需要参与相关工作,并明确1名同志负责协作区日常工作。通过协作区整合人员,既保障难点突破有力量,又以老带新、以区带乡、以案代训。
优选办公场所,强化工作保障。按照优先考虑位置居中且交通便利乡镇、同时充分考虑乡镇办公场所条件的原则,各协作区及时与所联系乡镇街沟通协调,并多次进行实地查看,确定了狮子岗乡、罗集乡、韩摆渡镇、新安镇、平桥乡、石板冲乡作为我区第一至第六协作区集中办公地点,选定了协作区办公用房。按照建立规范的谈话室、档案室、监控室等要求,目前已经划好功能分区,并配备了相关办案、办公设备等。
注重建章立制,健全五项机制。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实行周小结、月排查;建立报告工作机制,实行月报告、每季度阶段性报告、每年度全面报告;建立协同监督机制,注重加强与巡察监督、派驻监督协同联动,有效衔接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级纪检委员;建立协作办案机制,定期对问题线索进行分析研判,对于疑难复杂案件,可由协作区以领办或者督办的方式推动指定、交叉或联合办理,必要时可提级办理;建立定期评价机制,按照“三比三看”内容,结合乡镇履职积分情况,定期对协作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并注重加强对评价结果的运用。
协作监督办案,高效有序运行。6个协作区目前运行规范有序,日常工作中,协作区通过指定办案、交叉互查和区间协作、联动互通等方式,在破解基层监督力量薄弱、“熟人社会”监督难等问题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7月底,全区乡镇街(高新区)纪检监察协作区开展监督检查68次,处置问题线索54件,立案8件,交叉案件交办2件,运用“四种形态”处置72人次,党纪政务处分9人。
“下一步,我们将整合优配人员力量,突出重点、强化特点、填补弱点,实行日会商、周汇报、月总结机制,通过强化“硬约束”,提升“软实力”,通过分合统一,实现团队作战,使协作区作用发挥得更加明显和高效,提升监督执纪问责效果。”该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