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分决定下达后,我感到特别难受和惭愧。这次回访活动,组织上找我谈心交心,让我感觉到组织没有放弃我,给了我温暖和力量,也更有信心和干劲。”一位受处分干部在接受回访时说。
近年来,裕安区纪委监委积极开展对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工作,让受访者既感受到纪法约束的硬度,又感受到组织关怀的温度,使更多“掉队”干部重拾工作干劲,放下思想“包袱”再出发。
制定回访制度。为增强监督执纪问责综合效果,做好案件审理的“后半篇”文章,切实加强对受处分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关心,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该区纪委监委出台了《裕安区纪委监委开展回访教育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办法》对回访对象、责任主体、回访时间、回访内容、回访程序、回访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并明确结果运用。同时该区纪委监委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沟通交流,把回访结论作为受处分党员干部提醒教育、管理监督、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
压实回访责任。受处分干部回访教育工作按照工作范围和干部管理权限组织实施,实行“包干”责任制。明确受处分的“一把手”由区纪委书记负责回访,正科级党员干部由区纪委副书记、常委负责回访,副科级党员干部由承办部门或案件审理室负责组织回访;对受到本单位处理处分的科级以下党员干部,由各派驻(出)纪检监察组组织实施。根据具体情况,也可采取“室组地”联动方式组织回访。同时坚持六个必访,将对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年轻党员干部作为重点回访对象,坚决防止对受处理处分党员干部“一问了之”“一处了之”。
创新回访方式。为确保回访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该区纪委监委紧盯回访教育全过程,通过回访前认真“把脉”,回访中细致“问诊”,回访后跟进“治疗”,扎实做牢回访教育工作。以暖心教育为出发点,对受处理处分人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其悔过改过,唤醒责任意识,激发责任担当,教育引导其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积极工作。做到政治上关爱、思想上关怀、生活上关心、工作上关注,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最大程度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动力。
今年以来,裕安区纪委监委已对53名受处分党员干部开展暖心回访工作。“处理处分不是句号,只是逗号。我们要始终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通过回访教育,既要让受处理处分干部汲取教训、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同时也客观评价干部综合表现,坚决避免‘带病提拔’,真正做实‘治病救人’后半篇文章。”该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