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讲话交流研讨发言提纲

时间:2023-03-03 17:06    来源:裕安区纪委   作者:区纪委常委 周宗全  
     打印

    一、讲话精神的系统理解和认识

    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学习后个人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发展阶段的三个进程。一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是新中国成立后,三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2、中国式现代化十八大以来的三个“不断”。 一是在认识上不断深化,二是战略上不断完善,三是实践上不断丰富。

    3、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一是把定方向,二是不懈奋斗,三是勇于创新,四是依靠人民。

    4、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五方面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5、重新定义“现代化”。 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

    6、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系统思维处理好六个方面关系。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

    7、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敢于善于斗争。要保持战略清醒,保持战略自信,保持战略主动。

    二、结合工作实践所思所悟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注重在严峻复杂斗争中考察识别干部,为敢于善于斗争、敢于担当作为、敢抓善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撑腰鼓劲,看准的就要大胆使用。”。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实践,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把握:

    1、把握“三个区分开来”

    出处:出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公开发表。

    内容: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2、落实“容错纠错”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第四部分“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把握事业为上、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容纠并举等原则,结合动机态度、客观条件、程序方法、性质程序、后果影响以及挽回损失等情况,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对该容的大胆容错,不该容的坚决不容”“帮助干部汲取教训,改进提高,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安徽省《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第四部分“建立容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错误,同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安徽省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办法(试行)》第八条规定,党章党规、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决策和程序没有违反规定,且没有为个人、他人或者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可以适用容错。

    比如:在处置突发事件或执行急难险重任务过程中,因情况紧急决断,且事后按照规定及时报告,出现失误或偏差的。

    正确把握好和运用好“三个区分开来”,需要准确把握容错纠错的政策界限,什么情形该容、什么情形不该容,保护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纠正偏差者、警醒违纪者,对违纪违法行为必须严肃查处,防止混淆问题性质、拿容错当“保护伞”,搞纪律“松绑”,确保容错在纪律红线、法律底线内进行。

    正确把握好和运用好“三个区分开来”,需要明确合理容错的具体情形、认定程序、结果运用和纪律要求,使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鼓励,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者加大整治力度,大力营造鼓励探索、宽容错误的氛围,积极构建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环境,切实保护干部奋发进取的勇气、锐气和正气。

    正确把握好和运用好“三个区分开来”,需要探索建立“能上能下、容错纠错、鼓励激励”三位一体干部管理制度体系,坚持宽严相济、严管厚爱,对干部既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又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真诚关爱,同时建立容错免责、纠错整改和关心爱护、鼓励激励的工作机制,不断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我们既要用监督加压,又要用信任加力,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营造良好环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时要把实事求是原则贯彻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政策策略、贯通纪法情理、精准研判问责。完善和落实谈心谈话制度,注重开展纪法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激励党员干部放下包袱、汲取教训、改进提高,鼓励从“有错”向“有为”转变,以更强的履职能力担当作为。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