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做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人,为推动“三农”工作提供纪法保障

时间:2023-05-26 17:43    来源:裕安区纪委   作者:韩摆渡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陈松  
     打印

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概括地讲: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表明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要跟进到哪里。纪检监察干部要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忧患意识,认真履行职能职责,为真抓实干做好“三农”工作提供坚强纪法保障。结合本人自身工作感悟,围绕三个做,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做忠诚的纪检监察干部

纪检监察干部要对党绝对忠诚,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不折不扣地贯彻和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脱贫攻坚目标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实现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新形势新任务,找准为乡村振兴提供纪律保障的切入点,继续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跟进监督,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证。结合我区目前开展的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5+2”专项整治工作,切实增强推进“三农”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对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突问题从严执纪问责。

二、做干净的纪检监察干部

打铁必须自身硬,正人必须先正己。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干部,只有思想上一尘不染,行动上才能一身正气。一方面对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思想防线,做到自警自律、慎独慎微。要把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切实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管住自己、从严家教、谨慎交友、清正廉洁。另一方面对外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结合工作实际,在乡村振兴领域上,把握人、财、物等关键点,及时跟进监督,乡镇纪委要用好村级“三员”这股特殊的监督力量,锻造一支坚守底线和原则的“三员”队伍,使其充当乡镇纪委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升监督实效,护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三、做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

敢于担当,就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纪检监察机关是党的“纪律部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肩负重要使命、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乡村振兴领域监督工作仍然任务繁重,这对纪检监察机关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在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障“三农”政策措施落实见效上,基层纪委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和前哨作用,强化政治监督,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紧盯群众身边的“微腐败”,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定位,聚焦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政策落实、重大工程项目、大额资金使用等情况,严查贪污侵占、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行为,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畅通问题线索渠道,发挥监督举报平台作用,受理群众监督举报和反映问题,结合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的成效运用,贯通运用好“四种形态”,对“虚、躲、冷、粗、假”等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党员干部提醒谈话,进行预警。对涉嫌履职不力、违纪违法的问题严肃查处,继续保持零容忍、强高压的态势,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违法干部,精准有力惩治腐败。

总之,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严防乡村振兴领域出现不担当不作为等作风问题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围绕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突出监管实效。为有效防治基层“微腐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纪法保障。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