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里的资产项目合同都录进系统,不仅规范,我们自己日常管理也更方便……”
日前,裕安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正式上线,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可以全面掌握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状况和资金流向,提高资金管理使用透明度,管住村集体“钱袋子”。
今年以来,裕安区纪委监委结合“群腐”集中整治,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建设,以解决村级资产底数不清、资产损坏流失等堵点及村级“三资”监管粗放、监管难度大等难点问题。
摸清家底。对村集体资产、资金数量和资源实物进行全面摸排核对,确保资产数据真实,合同收集完整。做好集体资产归类汇总,按照“一资产一名称一编号”和“不重不漏”的原则,建立村集体账、物、事台账,并将信息数据全面准确录入信息平台对应模块,进行信息化管理。
动态管理。按照“不重不漏”原则,定期更新财产信息,设立10条逻辑审核公式信息预警,并建立痕迹化管理,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可查询平台溯源,给监督插上信息化“翅膀”,倒逼各单位对不规范的经营管理行为主动整改。
预警督办。制定《监管平台预警工作准则》,对平台产生的“红灯”预警,实行村级整改分级督办,区纪委监委全程监管督办。对逾期、整改质量不高的驳回重新整改,对问题严重的进行通报,涉嫌重大违规的作为问题线索处置。
截至目前,共摸排全区经营性资产1004条、非经营性资产2037条,总净值15.65亿元,资源性资产2192条,资产收益关联指导价22项。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是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工作重点,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以平台建设为抓手,加强对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推动农村基层政治生态持续向好。”该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