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筑牢家风堤坝 涵养清廉政风

时间:2025-02-20 11:30    来源:裕安区纪委   作者:丁集镇纪委  
     打印

2025年第3期《求是》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讲话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民生冷暖,情系万家灯火。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家庭的幸福和睦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家教的言传力行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关键,家风的厚重淳朴更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象征。

党员干部要勤修“德厚流光远,家齐国治平的道德标准,厚植清正家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家庭是每个人的心灵寄托,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就在其词中表达出“此心安处是吾乡”,诠释自己在被贬后的豁达心态,也体现自古以来家庭是每个人不可割舍的地方。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更是专章明确“不重视家风建设”的负面清单,更加凸显新时代对党员干部家庭建设的更高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心怀“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这一千年箴言古训,保持崇高的家国情怀,引导家庭中的个体崇德向善;要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清正廉洁,做好率先垂范,让“不搞特殊化”成为家规准则;要借《朱子家训》《颜氏家训》为镜,让忠孝节义的家庭传统美德与忠诚干净的政治担当品格交相辉映。

党员干部要以“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金的廉洁傲骨,秉承严正家教。从《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明确的“廉洁齐家”要求,到中央纪委将家风建设纳入日常监督,不断将“修身、齐家、治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周礼》“六廉”规范到包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的祖训,历史长河印证着家教严则政风清的铁律。反观近年查处的“父子兵”“夫妻档”式腐败,根源多在党员干部对子女、配偶的失管失教,一步步将整个家庭推向违法的深渊。党员干部要做到严于律己,“纪”在心中,要用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一言一行影响家庭的其他成员,以身作则管好配偶、子女,本分做人、干净做事。做到严格监督、严明家教、立好家规,坚决做到对妻子儿女关爱不纵容,对亲戚朋友帮助不逾矩,切勿将手中公权变成“家族私权”,将关心关爱变成袒护溺爱。
    党员干部要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底线原则,涵养醇正家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风的善劣决定家族的未来,张謇“家可俭不可奢”的箴言与焦裕禄“带头艰苦”的家规,共同诠释着“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的深刻哲理。党员干部的家风关乎党风政风,纵观腐败分子的违纪违法行为中,往往存在着“家族腐败”的身影,将利益与亲情捆绑,出现前台一人“做官”,背后一群人“敛财”的恶劣行为,父子兵、夫妻档、兄弟帮更是屡见不鲜。甚至有人把党和人民赋予的公权力变成了“私人定制”,完全丧失了公仆情怀和艰苦奋斗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要对照典型案例,深刻反省自身,自觉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更要深入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治家修身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自己的廉洁修为,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常给家人上“思想课”,教育家人严守党纪国法,抵住诱惑,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侵蚀。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