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既要求干部自觉履行组织赋予的各项职责,严格按照党的原则、纪律、规矩办事,不滥用权力、违纪违法,又要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让广大干部安心、安身、安业,推动广大干部心情舒畅、充满信心,积极作为、敢于担当。”
在干部队伍建设中,只有找准严管与厚爱的角度,才能既让干部知敬畏、守底线,又让干部有干劲、敢担当,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严管不是“针对”,以作风转变为目的,更加科学管理。严管是干部管理的“基础课”,一些地方在干部管理中存在认识误区,将严管等同于“紧盯错处”,用严苛的制度束缚干部手脚。实际上,严管的核心在于“科学”,要针对干部工作中的关键环节、风险点制定具体规则,避免“一刀切”“简单化”,通过规范流程,让干部把精力用在刀刃上。科学的严管,更体现在过程监督的实效性上。监督的目的不是“抓辫子”,而是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防止小错演变成大错。通过科学的监督,既防止干部“乱作为”,又鼓励干部“善作为”,最终实现作风的根本性转变。
厚爱不是“放纵”,以组织关怀为手段,注重正确引导。厚爱作为干部管理的“暖心剂”,一些地方将厚爱理解为“无底线包容”,对干部的小错小过视而不见,甚至为违纪行为“打招呼”“找借口”,最终不仅害了干部,更损害了组织的公信力。干部在工作中难免遇到困惑、产生迷茫,此时的思想引导比事后惩处更重要。干部的成长既需要自身努力,更需要组织的培养与赋能。近年来,多地实施“年轻干部赋能计划”,通过轮岗锻炼、导师帮带、专题培训等方式,为干部搭建成长平台。这些举措让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更激发了他们回报组织的责任感。但厚爱绝不能突破纪律红线,对于干部的违纪行为,必须坚持“零容忍”。
要推动“严管”与“厚爱”并行不悖,增强干事创业动力。严管与厚爱如同干部管理的“一体两翼”,严管是底线要求,厚爱是动力源泉,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建立清晰的“权责清单”。权力与责任是对等的,干部在享受组织赋予的干事平台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纪律责任。要明确每个岗位的权力边界、工作标准、责任追究办法,让干部知道“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重”。同时,配套出台“激励措施清单”,对完成重点任务、解决群众难题的干部,给予表彰奖励、晋升优先等激励,逐步推动严管明确标准、厚爱具体抓手,避免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通过厚爱激发积极性,让干部在“压力”与“动力”的平衡中主动作为。(单王乡 倪自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