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安区徐集镇是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特色产品徐集花生糖是传统老字号、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安市知名的传统小吃,以其酥香脆、不沾牙的特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全镇生产花生糖企业达10余家,年产量逾1000吨,花生糖远销省内外。
裕安区纪委监委将产业发展作为强化乡村振兴监督的有力抓手,聚焦徐集花生糖特色产业,充分运用“室组地”联动监督和“乡镇纪委+村级‘三员’”监督机制,深入一线,紧盯花生种植、技术服务、政策落实、产品销售等关键环节,开展精准监督,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尽责,着力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2025年上半年,当地久晴少雨给花生种植带来不少难题。徐集镇纪委组织10余名村级“三员”直插1800亩花生种植基地一线,实地查看灌溉设施运行、水源供应等情况。针对检查发现的灌溉设施老化、水源调配不及时等问题,督促镇农管、水利部门加强分类指导4次,解决用水,灌溉设施老化等问题11个,切实解决群众生产难题。
眼下,大多花生糖生产企业进入生产旺季,企业内一片繁忙景象。刚靠近六安市康尔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麦芽糖的香甜就循着风扑面而来,混着花生的微香,让人心里泛起甜甜的期待。
“产业强镇的扶持政策享受到了吗?企业生产过程中还有没有什么困难?”一大早,徐集镇纪委书记丰邵生便到企业走访了解惠企政策落实情况,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政策扶持资金都到位了。”徐集花生糖产业协会会长、六安市康尔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翔笑呵呵地说到,“花生糖生产进入旺季,国庆节后,我们将启用铠聚花生糖产业园内新的生产线,日均产量可由现在的两千斤提高至三吨”。
此前,为有效破解徐集花生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行业规范不健全、品牌效应薄弱、生产规模不大等问题,徐集镇积极借助“双招双引”政策,引进英山县大别山置业有限公司,兴建3.5万平方米的铠聚花生糖产业园,包括花生糖种植基地、新建标准化厂房、综合服务楼、花生糖非遗馆,凝聚产业发展合力,助推花生糖产业做大做强。
产业园项目投资金额大,建设持续近一年时间。该区纪委监委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优势,围绕项目规划审批、资金使用、工程招标、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开展嵌入式、跟进式监督。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调研座谈等方式,对项目推进中的责任落实、干部作风、营商环境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充分运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及时收集并回应群众关切。今年以来,已推动解决企业诉求340余件,起底问题线索2件,处理2人,着力打通营商环境“中梗阻”。
“产业兴则乡村兴!”该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紧盯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以“小切口”监督撬动产业“大发展”,护航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