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你们店里销售的泡椒牛肉串、牛肉小串,原材料包装上怎么没标注‘牛肉’成分?”近日,裕安区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在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时,对该区某餐饮店的食材溯源提出疑问。
针对发现的问题,裕安区纪委监委立足职能定位,督促市场监管部门迅速启动核查处置流程,以“快、准、严”的举措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经查,该店宣称的“牛肉串”原材料实为鸭肉,其行为已涉嫌虚假宣传,执法人员依据相关规定给予处罚。这一案例的快速处置,成为裕安区精准打击食品领域违法行为的缩影。
自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裕安区纪委监委将食品安全纳入民生领域重点监督清单,通过“专项督查+日常监督+线索核查”三重模式,推动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排查风险隐患。截至目前,全区共立案查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案件73起,已办结67起,涵盖假劣肉制品、过期食品、标签不合规农产品等多个类别。
在监督过程中,区纪委监委深化‘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健全常态化排查整治机制,推动监管部门压实主体责任,不仅紧盯案件查办进度,还对执法程序合规性、整改落实有效性进行跟踪问效,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检验,切实形成“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警示一片”的震慑效应。
“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容不得半点马虎。”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药品安全、农资产品质量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对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追责问责,以有力监督让群众在每一件民生实事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